谈到东北旅游,很多朋友就是冲着寻找东北冬日冰天雪地里暖烘烘的民间习俗而来。这些民俗随着时间推移不再同往日那般鲜明,却仍是有迹可循的。大雪天,黑夜里,暖炕上,大家热热闹闹围坐一起,就着这些由来已久的民俗故事,足可下酒。
在过去的东北农村,有四大普遍现象,随着时间的推移,便形成了东北的一种特有民俗,这四大民俗,有的至今存在,有的已经做了改良,一起来揭晓这四大东北特有民俗吧。
大缸小缸腌酸菜
冬天白菜不易储存,在冬长夏短的东北,很难保鲜,东北人就发明了白菜的淹渍法,把白菜洗净,晾晒几天,放在大缸里,撒上大盐粒,凉水要漫过白菜,用大块石头压住,缸口用黄泥封住,四十天后可食用。
这个习俗一直沿用,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革。东北酸菜已经成了一种餐饮文化,“翠花酸菜”的品牌已经响誉全国。
冬包豆包讲鬼怪
粘豆包,是一种源于满族人的食品,满族人喜欢有粘性的食品,因为粘性食品食用量小而且又非常耐饿,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,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,所以满族人十分喜欢。汉族人受到启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食用粘豆包。
在东北的民间,每年时间一进入腊月,当老北风呼啸着,在大地刮得正起劲的时候,家家户户就开始筹备包粘豆包了。
东北的黑土地盛产黄米,黄米又分为大黄米(糜子)、小黄米(粘谷子)。用黄米包出了的豆包,又好吃,又筋道,是东北各族人民都喜爱的食品。
粘豆包的做法是,先把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泡上半天或一天,然后淘净沙子,这叫淘米,之后晾晒个大半干,上磨或碾子磨成粉。再用冷水和面,像做白面馒头那样,让其自然发酵,待发出酸味,开始用手揉面。接下来是做陷,把红小豆或大芸豆粒放在锅里煮熟,捣成豆沙状,再放入白糖,用手攥成核桃大小的陷团备用。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黄米面把攥成团的豆沙陷包入里面,团成豆包状,最后放入用波罗叶子(柞树叶子)、苏子叶做屉布子的笼屉里,上锅蒸上个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,即可出锅食用了。
粘豆包有多种吃法,可以直接蘸白糖吃,也可以拍成圆饼用油煎着吃,再复杂一点,可滚上一些炒熟的黄豆面吃,这又增加了一种糊香的豆味,这这种吃法还有一个不雅的名字,叫做——“驴打滚”。
做粘豆包时,全家大大小小,老老少少一起上阵,甚至非常要好的邻居也来帮忙。由于所包的豆包量大,就需要较长的时间,甚至连宿隔夜地包。人们在唠了一些家长里短之后,就开始讲故事。故事都是以狐精鬼怪的传说为主,而且非常富有寓意,不少是影射当时社会的现状的。故事的结尾一般都是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就这样,许多东北的民间故事不断产生,而且故事的情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,越来越丰富。
反穿皮袄毛朝外
在东北人们为什么要“反穿皮袄毛朝外”呢?
由于东北的冬季气候非常寒冷,为了生存,人们在冬季仍然还要进行狩猎、采伐木材、赶爬犁等户外生产或活动。为了抵御寒冷,人们只有把兽皮披在身上。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,人们把兽皮经过加工鞣制,用野兽的皮毛缝制成衣服,从此人们便有了皮袄。这样不仅解决了御寒的问题,而且这种皮袄穿起来比原先披着更舒服,也更加灵活方便。
开始的时候,人们也是把皮袄的毛朝里穿。可是由于整天不是钻山就是入林,外面的皮板经常被树枝、荆棘刮破,日久年深,弄得皮袄千疮百孔,里面的兽毛没有了依靠,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。于是人们就试着把皮袄的毛朝外穿,你还别说,这样一掉个,皮袄反而更不容易刮破,而且下雨下雪,雨雪也会顺着皮毛滴落下来,整个皮袄也不会淋湿。
再到后来,有了棉花、布匹,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变化。然而在过去的东北,布匹、棉花倒比兽皮更是珍贵。因为兽皮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,可是布匹、棉花,全靠山外的商人带进山里,而且价格比较昂贵。如果把兽皮筒子吊上布面,毛朝里穿,是很好看。可是要用很多布,那就需要用许多兽皮、山珍等物品去跟山外的商人去交换。人们觉得这样自己非常吃亏,很不划算。于是,干脆还是把皮袄毛朝外穿得了。久而久之,这个习惯也就不经意间保持了下来。
烟囱砌在山墙外
由于黑龙江地区冬季很漫长而冷,建造房屋最主要考虑冬季保暖。所以房子走向多是坐北朝南,南面开大窗,有利于采光。靠山依山而建,山便成了自然的挡风屏障。冬季里取暖主要是靠火炕,灶坑里,柴禾燃烧所产生的热烟,穿过炕面下的烟道,经烟囱排出,热通过火炕四散开去,屋子就会暖和。
满族祖先造的烟囱很独特,不是在房顶上,而是高高地立在房子山墙外,或者南窗根儿前面。这是为了防止夏季下雨时雨水沿着烟囱流到屋里去,造成湿墙根现象并能有效防止冬季火炕热量向室外散发。这种落地式的烟囱,看着不雅,但满语名子很好听,呌“呼兰”。下雪时,架上梯子在烟囱顶端扣上一个破荆条筐,雪过后,烟囱上便戴了顶漂亮的雪帽子很壮观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房屋建设科学化,盖起楼房、砖瓦房都有取暖设备。“烟囱砌在山墙外”这一怪一去不复返了。
专题来源:东北旅游摄影
添加您的旅行顾问
咨询 / 福利 / 报名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