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干湖冬捕是一种古老的渔猎方式,早在一万年前,古老的查干淖尔人就在这里以渔猎为生,辽沈美食独家披露全过程!查干湖冬捕节开幕式当天开始吧,每次都以查干湖冰面为背景举行原始神秘盛大的祭湖·醒网仪式。这种仪式是集民俗、宗教、文化于一体的藏传佛教祭祀活动,场面很是非常的少见,也是吸引众多游人来观看的一个热点!
如今,查干湖冬捕奇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这是查干湖冬季捕鱼开幕式的现场,是在冰面大概几千米的圆形场地
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跳神仪式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一起传入内蒙古 地区,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。
.
冬捕的祭祀仪式上,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工们献上奶干。
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玛舞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。
渔把头接过一名喇嘛从供桌上端来的酒,手托酒碗,跪冰洞前,高喊:查干湖冬捕的大网醒好了,开始祭湖了!
一祭万世不老的苍天!再祭赐予我们生命的大地!三祭养育我们的查干湖!
祭完湖后,渔把”手里拿着“抄捞子”,在已经凿好的那眼冰洞里搅了几下,使劲往上一提,从湖里捞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胖头鱼来。这叫“开湖头鱼”
几名蒙古族姑娘闻声走到冰雪敖包前,将手中的哈达系绕在敖包上的松柏枝上;其他蒙古族青年则将糖块、牛奶撒向天空;喇嘛把酒和供品倒入冰洞中,随后所有人围着冰雪敖包转三圈。
渔把头高喊:“弟兄们,好酒助咱打好鱼了,干!”渔工们把酒一饮而尽。渔把头再喊;“进湖、收红网、鸣喜炮、出发了!”
就这样,一年一度的冬捕在喇嘛的诵经声中、在“查玛舞”的跳动中开始了。
乘坐马拉爬犁在查干湖开阔的冰面上飞驰,任由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花吹打自己的脸庞,这样的体验恐怕是最有东北特色的交通工具。
辽沈美食君被汽车围观了,每个路过的汽车都会给我们拍摄留念。
我们途中遇到一个鱼把头,美食君和他们合影留念。
渔夫会在湖上厚冰钻多个钻孔来下网,然后透过透明的冰层追踪鱼群的动向。捕渔的网的网孔遵照传统保持疏织,以确保鱼龄在五年以下的幼鱼可以游离渔网,以确保将来的渔获。
查干湖渔民在找到了第一天定下的下网标志后,渔民们用一种尖头的铁制工具凿冰(当地人叫做“冰镩子”),工具造型简单却非常好用,五十厘米的冰层,不一会儿就给凿穿了,湖水如憋坏了般咕嘟嘟地破冰外冒,当入网口被凿出一个三尺长两尺宽的长方形时,就可以下网了。
打好的窟窿要不停的浇水,防止渔网冻上!
下网时,由于网太长,每隔一定的距离,他们都要使用马拉绞盘拉动大网,才能将大网逐步下到位,仅下网的过程就需要八个小时。
渔把头一声:“起网了!!!"几匹高头大马拉动绞盘牵引着钢丝绳转动,四五米宽的大网裹着冰层下的鱼儿从宽一米、长两米的出鱼口缓缓露出冰面。
起网的整个过程也要三四个小时,拉动这一千米的大网也是相对费劲的。
每一段网都会出现一个丰收欢乐的场面,这让围观群众很兴奋,跳下冰冷的水里抢鱼
鱼的体温挥发着雾气。渔工们边收网,边将打上来的鱼平摊在冰面上,等在两侧的人们纷纷将自己喜欢的大鱼收入囊中。
随着“渔把头”有力的号子声,身上挂满了冰珠的马匹拉动着出网轮,由九十多块小渔网组成的一张巨网被缓缓拉出冰面,鲤鱼、鲫鱼、胖头鱼、鲶鱼都争先恐后地翻出了冰眼,转眼之间就在湖面上堆起了一个个“鱼垛子”,
看着这样壮观的出鱼场面,在寒风中等待了大半天的人们激动起来了,大家欢跳着奔向出鱼口,零下三十摄氏度的空气好像也随之沸腾起来。
最后场面已经失控,这样的捕鱼有意思啊。
抢鱼已经是一种习俗,当然被渔场的管理员发现要交钱才能拿走鱼的。现在冬季捕鱼场面已经变成一次次的闹剧,而这种冬捕还在各地的湖面继续上演
http://www.youxiake.com/winter/
添加您的旅行顾问
咨询 / 福利 / 报名活动